其他
米塞斯逝世49周年丨社会、经济、人,米塞斯八大洞见
社会、经济、人
米塞斯八大洞见
文:米塞斯 编:先知书店
编者按:1973年10月10日,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米塞斯溘然长逝。
2000年,米塞斯曾被美国《自由》杂志评为“自由至上主义的世纪人物”。他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不但影响了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和穆瑞·罗斯巴德,即使到了现在,也在社会中凸显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要想追溯他的理论和思想,首先则要理解,“社会”在他的眼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社会”、“经济”、“人”三者之间具有怎样之关系?
分享下面这篇文章,关于我们生存的“社会”,米塞斯有着八大洞见。
有关社会存在的一切较为古老的观点,都受到人类命运观的主宰。
然而,社会科学是以摆脱这种习惯,甚至摆脱一切价值评估作为起点的。
对社会科学来说,因果关系仍然是基本的认知原则,对历史进化的动力的探索,就是对社会的性质、社会状况变迁的起源和原因的探索。
社会是什么?——这是科学社会学唯一能够给自己提出的问题。
人的社会生活类似于生物过程,所有的运动变化也都是本能地、无意识地发生的。在社会形成的起点和最初阶段,本能也完全有可能发挥着作用。
当人作为一种会思考、有意志的动物而出现时,他已经是社会机体的一员了,因为无法想象会思考的人会是一个孤独的个体。
费希特:"人只有在人群中才能变成人。"人类理性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乃是同一个过程。社会关系的所有进一步发展完全是意志的产物。
社会是思想和意志的产物。它不是存在于思想和意志之外。它存在于人类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外部世界。它是由内向外投射出来的。
通过并且只有通过社会合作,从作为动物的人向真正的人类的进化才成为可能并得以实现。这便是对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这句格言的解释。
我们还远远没有理解生命最终级、最深刻的奥秘谁知道我们究竟能否发现这一原理?
如果我们想扩展我们关于生命本质的知识,对社会组织的理解就必须先于对生物组织的理解。
历史上的分工发祥于自然界的两个事实:人类能力的不平等和地球上人类生活的外部条件的多样性。
显然,一旦人类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合乎逻辑的行为,它就一定受到这两个条件的影响。其实,它们几乎是将分工强加于人类。老人和年轻人、男人和女人通过适当运用他们不同的能力而合作。
但是这样的联合形不成社会。他们所造成的关系是暂时的,只存在于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刻。
这种结合对于社会生活起源的唯一重要性,是它们在人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友好关系,使人们相互认识到个体的自然能力的差异,从而导致分工。
劳动有了分工这一事实,使个人专长的培养成为可能,从而使合作的生产力变得越来越高。通过合作,人能够做到个体过去做不到的事情,即便个人能够单独做到的工作,生产力也变得更高。
分工给劳动带来的更大的生产力,发挥着凝集社会的影响。它使人们在争取福利的共同奋斗中成为同志,而不是生存竞争中的竞争对手。它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使个人结合为社会。
就像生命不同于机器、自然花朵不同于人造花朵一样,有机体与组织也互不相同。在自然植物中,每个细胞既有自己的生命,同时又和其他细胞相互发挥功能。我们所说的有生命的东西,正是这种自我存在和自我维持的现象。
科学认识到了有机体的性质,彻底消除了组织这个概念的排他性,从而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早期思想家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可以说。在社会科学领域。这种进步主要是在 18 世纪取得的。
古典政治经济学及其直接先驱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生物学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抛弃了所有的万物有灵论和活力论信仰。对现代生物学来说,头脑不再是王冠,不再是身体的统治者。在活的机体中,不再有领导者和追随者,不再有君主和臣民、手段和目的之别,而是只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即器官。
企图组织社会,就像把活的植物弄成碎片,再用这些死去的碎片制造一株新植物一样狂妄。
创造一种包含全部人类的组织或许是可能的,但它永远只能是一个组织,社会生活还会在其中继续下去。这个组织可能被社会生活的力量所改变和毁灭,如果它试图反抗这些力量,它肯定立刻毁灭。
要想使集体主义成为事实,首先必须消灭一切社会生活,然后建立起集体主义国家。
组织只有在不对抗有机体或不给它造成任何伤害时,才是可能的。强迫人类的生命意志为他们不想要的某种东西服务的任何尝试,是肯定要失败的。一个组织除非是以被组织起来的人的意志为基础,并且服务于他们的目的,否则是不会繁荣兴旺的。
社会不仅意味着相互影响。动物中间也有相互影响,比如狼吃羊或公狼与母狼交配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谈论动物社会或者狼的社会。
只有在意志成为合意、行动成为合作的地方,才存在社会。共同努力去实现仅靠个体根本不能实现或不能达到同等效果的目标——这就是社会。
所以,社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每个成员用来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
社会之所以可能,完全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 一个人的意愿与另一个人的意愿在某种共同的努力中联系在了一起。一切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事实之上。
分工原理揭示了社会生长的本质。一旦把握了分工的重要 性,社会知识便以一种超常速度得到发展,只要把康德和后来的人做一比较即可明白这一点。
一旦认识到分工乃是社会的本质,个体与社会对立的命题也就不复存在了,个体原则与社会原则之间的矛盾也就消失了。
分工的经济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这一原理∶有分工的劳动比没有分工的劳动有更高的生产力。
分工之所以得到扩大,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劳动的分工程度越高,生产力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分工的扩大是经济进步的同义词∶ 它使生产更接近于自身的目标——最大可能地满足需要。这种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它包含着社会关系的强化。
历史是两条原则之间的斗争。一条是和平原则,它提倡发展贸易; 一条是军事、帝国主义原则。它不是把人类社会视为友好的分工,而是视为某些社会成员对其他成员的暴力压迫。
帝国主义原则一再占得上风,而自由原则无法与它抗衡,直到民众与生俱来的对和平劳动的爱好充分认识到它作为一条社会进化原则的重要性。
无论在哪里,只要帝国主义原则盛行,和平就只能是限于一隅的短暂现象; 它存续的时间不会比使它得到形成的事实更长久。帝国主义造成的思想气氛,非常不适合于在国家疆域内促进分工的发展。
它实际上禁止分工扩大到把国家隔开的政治—军事壁垒之外。分工需要自由与和平。直到18 世纪的现代自由思想提供了一种关于和平与社会合作的哲学,才为那个时代的经济文明的惊人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已经讨论过这种幻想。假如只从事这样一些劳动——它们不会引起任何不舒服,又能消除无所事事带来的不愉快——就能实现人的所有目标,劳动就不是一种经济活动了。用来满足需要的将不是劳动,而是游戏。
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自给自足的劳动者,一般也必须劳动到远远超出令人愉快的程度。可以假设,与那些总是从事固定劳动的劳动者相比,劳动对他而言不那么令人厌烦,他一开始从事某项劳动时,会体验到这种活动本身带来的新鲜的愉快感。
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是针对个人而言的。所以救治之道是改善消费,而不是"改造"劳动。游戏和体育,享受艺术和阅读,显然都是解脱的途径。
这正是向更高级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社会范围更大,更多的人被纳入分工,人人更强烈地依赖于分工。
较发达社会与较不发达社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成员组成了一个更紧密的联合体,这排除了用暴力解决内部冲突的可能,并且对外形成了对抗敌人的严密防线。
在较不发达社会里,社会纽带依然不牢固,每个成员之间存在着出于战争需要的联盟,而不是以共同劳动和经济合作为基础的真正团结。与高度发达的社会相比。这种社会发生分歧更容易,也更迅速,因为军事联盟对其成员没有牢固而持久的控制力,从其本质上说,它仅仅是出于对短暂优势的期望而维持在一起的临时结合,一旦击败了敌人,开始争夺战利品,这种联盟就会土崩瓦解。
在对抗较不发达社会时,较发达社会总会发现,它们的最大优势在于敌方的不团结。处于低级组织状态的民族只是暂时合作以图军事大业,内部不团结总是会很快使其目标分散。蒙古人在13世纪对中欧文明的袭击,或土耳其人为渗入西方做出的努力便是例证。
用斯宾塞的话说:工业型社会对军事型社会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仅仅为军事目的而形成的联合,总是因为内部不团结而分崩离析。
在旧的观点看来,财产永远或多或少是少数人的特权,是对公共财富的劫掠,是道德上被视为罪恶的制度,尽管有时人们认为它不可避免。
自由主义最先认识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功能,在于把物品交到最懂得如何使用它们的人手里,也就是说,交到最内行的经营者手里。
所以。保护特殊财产和特殊生产者的特权,最不符合财产的本质。任何类型的限制,例如生产者的独占权和其他特权,都会阻碍财产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自由主义强烈反对这类制度,就像它反对限制劳动者自由的任何尝试一样。
所有者没有从别人那里拿走任何东西。谁都不能说自己短缺是因为别人充裕。
为民众进行计算,说如果平均分配财产,穷人可以多支配多少财产,这是在向他们的嫉妒本能谄媚。
一个被人忽略的事实是,生产和社会收入的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从本质上取决于财产的分配。干涉这种分配,就有可能让财产落入不太胜任保持财产、不太有远见、不太能使财产具有生产力的人手中;这必然导致生产量下降。
在以无交换的生产为基础的经济秩序中,没有土地的人把重新分配土地作为自己的志向,是合乎逻辑的。但是现代无产者追求类似的重新分配,却是误解了社会生产的本质。
探索社会的基石,是米塞斯一生求索的目标。
作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经济大师,米塞斯不同于当时流行的任何经济学家,他成功的预见了计划经济是一条绝路,只有自由的市场经济才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他的思想具有跨越时代的洞察力。
而一战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盛行,乌托邦主义泛滥时,米塞斯是那个唯一坚守自由市场的学者。当时,他被当作全世界的敌人,然而历史却证明了,他是“那个时代唯一正确的人”。
今天,是米塞斯逝世49周年纪念日。这位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终其一生都是一位坚定的知识分子。
正是他所缔造的观念使自由不至于彻底沦丧,使热爱自由的人们不至于孤独,并继续向往光明。但是他的努力是否真正扭转了这股潮流,却是一个需要那些理解他的理论,并和他一样热爱自由的人们加以解决的问题。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读懂米塞斯”四书:在当下阅读米塞斯,就是从时代先知的思想里,找寻自由的基石,学会如何在对一个时代的抵抗中坚持自由的信仰。阅读他的书,还有着三大理由:
◎影响思想家的思想家,激励哈耶克等一大批20世纪重要思想家,“奥地利学派院长”
米塞斯作为奥地利学派的第三代掌门人,让奥地利学派再度崛起,因此被誉为“奥地利学派的院长”。他还影响了诸多思想家:
现代文明中那些奠基性的经济学常识,多与米塞斯有关。我们当下最需要牢记的常识,正是来自米塞斯的经济学洞见:自由市场是所有人的长期利益所在,是文明和繁荣的支柱。
读米塞斯的作品,从中汲取的,是一种抵御周遭世界的力量——米塞斯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并不陌生:一个被中央集权、政府计划、干预、恶性通胀、关税及贸易保护控制的世界。而他就如最后的自由骑士,终其一生,都在用思想的武器,捍卫对自由的信仰。
◎汇集米塞斯作品最佳版本,断货、绝版多年后再版
他的作品,本本经典。他的《人的行为》甚至被誉为文明人必读的经济学《圣经》。然而,想要全面阅读米塞斯,却并不容易——《人的行为》经常断货,《米塞斯回忆录》更是已绝版多年,而如今再版,极为难得。
先知书店精选米塞斯作品最佳译本和版本,组成“读懂米塞斯”四书。读米塞斯的人生和作品,从中汲取力量。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收藏“读懂哈耶克九书”,多一个人读懂哈耶克,自由就多一份保障。含独家好书。)